佳能 R50 V 测评
它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质量,但缺少一些关键功能。自2018年推出RF卡口相机以来,佳能已发布了20款相机,但在一个关键市场——视频博客——却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如今,佳能推出了售价700美元的R50 V,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款相机面向预算有限的创作者,旨在与索尼的ZV-E10 II竞争。

R50 V 搭载与 R50 相同的 2400 万像素 APS-C 传感器,但增加了一些适合视频博客的功能,例如 4K 60p 视频、C-Log3 额外动态范围、直播按钮以及用于竖拍的侧面三脚架接口。它比售价1,100 美元的 ZV-E10 II便宜,甚至比老款ZV-E10还要便宜一些。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测试,我发现它与索尼竞争对手相比缺少一些关键功能,尤其是那些让视频博客初学者更容易上手的功能。

佳能的 EOS R50 V 是一款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这得益于其出色的视频质量,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缺少一些重要功能。

佳能 R50 V 优缺点一览

设计和处理

与其他 Vlog 相机一样,R50 V 在尺寸和操控方面都进行了精简。它的机身采用聚碳酸酯材质而非金属材质,这降低了其坚固性和防风雨性能,但重量仅为 323 克,因此保持了轻便性。手柄也比 R50 的更小,因此不太适合搭配大型镜头使用。

R50 缺少的一个关键功能是电子取景器。ZV-E10 II 也配备了电子取景器,但缺少电子取景器可能会给在明亮的阳光下拍摄带来挑战。此外,后置显示屏分辨率较低,亮度也不够。不过,对于视频博主来说,它完全可以旋转。

R50 V 采用触摸屏操控,因此手动控制功能比其他佳能无反相机型号要少。它配备了顶部、后部和背面的拨盘,用于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等主要功能。然而,你需要用拇指同时控制这两个功能,操作起来略显笨拙。

前摇杆的设计旨在控制支持的佳能镜头的变焦,例如与这款相机同期发布的新款 14-30mm f/4-6.4 IS STM PZ。它还配备了专为创作者设计的直播和色彩按钮,以及一个带有六种不同视频设置的模式拨盘。

佳能的 EOS R50 V 拥有专为创作者设计的良好操控性,但缺乏摄影的手动控制
佳能的 EOS R50 V 拥有专为创作者设计的良好操控性,但缺乏摄影的手动控制功能

菜单系统是典型的佳能风格,每个类别(视频设置、自动对焦等)都用颜色区分。不过,在拍摄视频博客时,您也可以使用触摸屏通过快捷菜单(Q)调整关键设置。当然,该菜单中的功能可以根据您的喜好重新编程。

R50 V 配备麦克风和耳机接口,以及 microHDMI 和 USB-C 接口。它使用佳能更小巧的 EP-17 电池,一次充电可拍摄 1 小时视频或 300 张照片,这两个参数都远低于 ZV-E10 II(113 分钟和 600 张照片)。它只有一个 SD 卡插槽,但幸运的是,它使用的是速度更快的 UHS-II 卡。最后,它还有一个非常方便内容创作者使用的功能:侧面的三脚架接口,方便个人视频博主拍摄竖屏视频。

视频

与 R50 相比,R50 V 的主要优势在于视频和 Vlog 拍摄。它可以拍摄超采样的 4K 30 fps 和 4K 60 fps 视频,并支持 C-Log3 和 10-bit 画质。然而,4K 60 fps 的设置需要 1.56 倍的裁剪,这会降低画质和散景效果。相比之下,索尼 ZV-E10 II 只需 1.1 倍的裁剪即可拍摄 4K 60 fps 视频。

Z50 V 也缺乏机身防抖功能。这意味着 R50 V 完全依赖于光学镜头防抖或电子防抖。公平地说,在这个价位范围内,这在意料之中,而且 ZV-E10 II 也缺乏机身防抖功能。电子防抖系统可以很好地消除手持视频中的抖动,如果您尝试流畅地移动,甚至可以平滑行走,但如果动作过多,它会使镜头看起来比较模糊。“增强”电子防抖模式会进行小幅裁剪,旨在使手持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像使用三脚架一样“锁定”。

R50 V 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和全铰接屏幕等主要功能。
R50 V 画质出色,并配备全铰接式屏幕等关键创作功能。

与 ZV E10 II 相比,背景虚化和产品展示按钮也明显缺失。这很遗憾,因为创作者经常使用这些功能来快速对焦物体或模糊主体背后的背景——如果没有这些功能,你就只能手动设置了。

这款相机的滚动快门失真相当明显,扫描速度约为 30 毫秒,而 ZV-E10 II 仅为 16 毫秒。这意味着突然的摇摄或震动可能会导致视频出现“果冻效应”。同时,即使拍摄对象四处移动,视频自动对焦也能快速可靠。AI 驱动的面部和眼睛检测功能能够牢牢锁定目标,还能可靠地跟踪动物和车辆。

佳能借鉴了松下和富士的经验,在 R50 V 上增加了一个彩色按钮。它可以让您快速选择拍摄模式,例如标准 BT.709、C-Log、HLG 和 PQ。另一个设置提供了胶片效果,包括人像、精细细节、忠实和单色等模式。最后一种“色彩滤镜”模式允许使用青色和桃色等色调来给视频添加色彩,不过在我看来,效果有点俗气。

R50 V 内置冷却风扇,比大多数小型相机更耐过热。以 30 fps 录制标准 4K 视频时,我能够连续拍摄 60 分钟,完全没有过热迹象。4K 60p 模式下也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该模式占用的传感器面积较小。

佳能 R50 V 测评: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但比不上竞争对手
佳能 R50 V 测评: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但比不上竞争对手
佳能 R50 V 测评: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但比不上竞争对手
佳能 R50 V 测评: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但比不上竞争对手
佳能 R50 V 测评:价格实惠的视频博客相机,但比不上竞争对手

总体而言,视频质量是佳能的一大亮点,使用 4K 30 fps 过采样模式时细节清晰锐利。色彩丰富精准,肤色赏心悦目,并带有佳能标志性的暖色调。10 bit C-Log3 格式的素材在阴影和高光区域保留了额外的细节,为如此低廉的相机提供了出色的动态范围。然而,4K 60p 视频拍摄略显柔和,1080p 120 fps 超慢动作设置即使以高清标准来看也缺乏清晰度。对于 APS-C 画幅相机而言,其低光拍摄能力一般,从 ISO 3200 或 6400 开始噪点清晰可见。超过此值,噪点会变得非常明显,而且很难使用降噪工具去除。

摄影

虽然摄影并非这款相机的宗旨,但 R50 V 在这方面的表现相当不错。对于一款小型相机来说,它的拍摄速度相当快,电子快门连拍速度为 15 fps,机械快门连拍速度为 12 fps。然而,由于缓存空间较小,只能容纳 36 张 RAW 格式的照片,它无法长时间维持这样的速度。

自动对焦再次成为其一大亮点,它可以轻松追踪拍摄对象,并保持照片清晰锐利。与视频一样,AI 人脸和眼部识别功能快速可靠,适用于人物、动物和车辆。滚动快门在照片拍摄中与视频拍摄一样存在问题,但由于 R50 V 采用机械前帘快门,因此只有在需要静音拍摄时才需要使用电子模式。由于缺乏机身防抖功能,您需要保持稳定的手部稳定才能在低快门速度下拍摄出清晰的照片,或者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您可能需要购买带有光学防抖功能的镜头。

由于使用相同的传感器,照片质量与 R50 相同。在正常拍摄下,我看到的照片色彩准确,肤色偏暖,这体现了佳能色彩科学的典型特征。JPEG 格式在锐化和降噪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而 RAW 文件则提供了相当大的图像调整空间。与视频拍摄一样,它的低光性能并不出色,因此除非光线太暗,否则我不会将 ISO 超过 6400。

结论

R50 V 配备 2400 万像素 APS-C 传感器,可与索尼的 ZV-E10 II 相媲美
R50 V 配备 2400 万像素 APS-C 传感器,可与索尼的 ZV-E10 II 相媲美

佳能 R50 V 作为 Vlog 相机的入门级产品,表现相当不错,在视频质量和易用性等关键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然而,其竞争对手索尼 ZV-E10 II 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胜过佳能,提供更佳的视频质量、更高的照片分辨率、更快的自动对焦速度、更流畅的电子防抖功能,以及 R50 V 所缺乏的实用功能——例如产品展示。

话虽如此,佳能的目标客户是更注重预算的买家,因为 R50 V 仅售 700 美元(仅机身),而 ZV-E10 II 则要 1100 美元。预算有限的 Vlogger 仍然可以买到一款出色的相机,其最终成品效果甚至远超智能手机。不过,如果你有 400 美元的额外预算,我推荐你选择 ZV-E10 II。

标签: 相机, 佳能

添加新评论